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不實行共產主義,為何還是共產黨執政?

相信很多去過大陸的人都會有疑問,為什麼號稱窮人救星的共產黨在中國並不實行共產主義,而且中國的貧富差距卻又這麼嚴重!共產主義的精神是:「各盡其能、各取所需」的完美社會,幾乎不會有人認為現在的中國大陸是這樣的社會。較早的共產主義的理論是歷史決定論:
農耕的時代會發展出封建的政治體制;
而科技進步到工業革命後就會發展出資本主義社會;
而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會讓貧富差距擴大,所以資本主義越發達。
無產階級就越多人,越多人就很好很強大,最後無產階級一定就發動革命,打倒階級敵人,走向共產主義。

不過革命成功後該幹嘛?
馬克思只有告訴大家終點,沒告訴大家怎麼走。
所以列寧提出了一些看法:
在經濟政策上,以國家指導來掌握部份市場機能;
並且在世界範圍革命,主張全世界都應該進入共產主義的大同世界。

列寧死後,史達林接掌蘇聯,
在政策上主張更強的國家機能,並且主張一國可以單獨革命,單獨進入共產主義。

此時托洛斯基已被打成政敵,並且開始各種污名化的攻擊,
所以日後共產國家的反對者跟異議份子常常被稱作托派。
(不管實際主張什麼都可以戴帽子,就跟現在說不愛台灣類似的道理。)

而史達林提出的一國革命的論調正符合毛澤東的需要。
毛澤東不但也主張一國革命,而且因為中國工業弱,所以主張人民革命的論點,把工農兵結合起來作為革命號召的對象。終於在中國也革命成功,大大的鼓舞了全世界的共產主義者。

然而革命成功後該怎麼辦?
史達林在西方世界大蕭條時看起來成功的政策,在中國範圍造成的是大躍進這類的經濟災難。
而毛澤東對內也持續革命,發動了文化大革命;
對外也支持在世界範圍革命,也支持了北韓跟北越的革命。

此時共產黨已經執政了,但是為什麼還不能實現共產主義呢?
共產黨的解釋是資本主義消亡後要先進入社會主義才能過渡到共產主義,
所以要先實現社會主義,不過中國要實施社會主義的時候,俄國換人做做看。
赫魯雪夫知道史達林的政策無法繼續下去了,國家不可能持續的代替市場機能,
所以調整了經濟政策的方向,中國便攻詰蘇俄是修正主義(蘇修)。
相對的,蘇俄也認為中國頑固不通,兩國交惡。

但是蘇聯最終仍然沒有修正成功,最後蘇聯解體,連帶東歐共產政權缺乏蘇聯的奧援也紛紛倒台。
中國因為之前跟蘇聯交惡,提早自立所以沒有直接被掃到,但是本身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直到鄧小平南巡時公開宣示「改革開放」以後,所謂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才徹底放棄了國家包到底的國家福利。先開始農村的「包幹」,種多少都算你家的,不分你出多少力。

然後開放沿海的特區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然後沿海的城市開放...


真正要說中國的問題,最根本的就是改革開放的誘因就是賺錢可以變成自己的。

所以可以賺錢的地方,最有錢的人就非常非常有錢,政府因此收到的稅收也增加,也有更多籌碼去提供福利,安撫或鎮壓反對者。中共很小心謹慎一切危及政權的勢力,所以對於網路跟邪教嚴格管制,強力控制讓各自的反對者不能湊在一起把當政者拉下來。而當權者找藉口讓自己不要下台,政策買票安撫反對者,這些事情在哪裡都很常見呀!(什麼深化民主、持續改革,不都也是這樣。)


在大陸城市路邊看到的窮鬼,大多是脫離原本農村戶口跑到城市討生活的民工。
他們沒有城市戶口、無法享受富有的城市福利、甚至在教育權利跟工作權利上,都受到限制。而中國現在也無力改變農村貧窮的現實,只好任由農民做本國的低等國民的現象持續下去。這個二元戶口的制度本身跟共產主義的精神無關,只是剛好有這個制度來讓整個不公平的現象更清楚甚至更法制化而已。


(2009年4月6日成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最多書的圖書館?

台灣哪間圖書館的館藏最多?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是其實要先考慮我們如何定義館藏的問題:比如說圖書館的書會有複本,那多本同樣的書是算一項還是多本呢?館藏還有非書資料比如光碟錄音帶等等,我們是一起算項還是就略去不算?很多圖書館還有設立分館,那分館的館藏全部都可以算入全館的館藏嗎? 所以如果要問說那間圖書館的館藏資料最多,每本複本都算一本,也包含所有分館館藏的話,那台北市圖43間分館一共有有超過七百七十萬本以上的書,總共八百三十萬的館藏資料,這就很有機會成為台灣最多書圖書館。(統計至2019年8月  https://tpml.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2E864DF7B9B80664&s=E5820292777497A9 ) 但是北市圖同一本中文書常會進10本以上,好讓大部分行政區都會有一本。也就是說如果換成幾「項」館藏(同一本書無論幾冊僅計一項),那北市圖可能還不到百萬,而在台灣幾個較大的大學圖書館都有百萬以上的館藏。這也就是說,其實北市圖的藏書雖多,但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最多」。 而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後,館藏增加的速度也很快,到2019年8月其館藏已經達到730萬本以上,若保持此增加館藏的速度,則此排名也有可能在近期異動。 相對的,如果我們考慮將重複的書籍扣除,則國圖館藏四百五十萬,之中有三百六十萬的中文書,幾乎沒進複本。這應該就是國內中文書、實體書最多種的圖書館。(統計至2019年8月 國家圖書館  https://www.ncl.edu.tw/informationlist_250.html ) 而台大圖書館約有八百一十萬件的館藏,這也是把醫圖、法圖、研圖、物圖、化圖 各分館的館藏合在一起算的。其中有188萬本的中日韓書籍、241萬本西文書、380萬的電子書及57萬的非書資料。雖然中文書或實體書的數量不及國圖,但龐大的電子書館藏使總體館藏量超越國圖以及北市圖,成為台灣最大的圖書館。(統計至2018年底 台大統計  https://www.ntu.edu.tw/about/statistics.html ) 然而若考慮線上電子書,則不能排除Google Books的龐大影響。若將Google Books 視為線上圖書館,則其至2010年已掃描超過兩千五百萬本書。若此...

古代人的國號跟開國君主的姓氏為什麼會不同呢?

現代我們回去看古代的歷史故事時,有時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古代的皇帝建立王朝時,不直接用自己的姓氏當作朝代的名稱或是國號,反而要另外選一個字來當作國號,這不是很多此一舉嗎?其實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封建制度下的姓氏與我們現代的姓氏的觀念已經不一樣了。因為這個觀念變遷才會讓過去自然合理的傳統變得很奇怪。 在周朝以前的封建時代,姓跟氏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姓是表示是同一個母系的長輩所生,是血緣的表記而不是頭銜。氏則是貴族才有氏,通常是封國的國名、封邑的地名或是官職名,屬於頭銜的一部分,會隨著身份改變而改變。比如說三家分晉的三家也是以地名為氏:趙氏姓嬴、魏氏韓氏姓姬,都是封邑在哪裡就以哪裡為氏。又比如說秦始皇雖然是姓嬴,但是出生在趙國,所以史記說他出生時是趙氏(不過我也不確定這個趙是因為出生地還是因為從他母親趙姬的趙就是了),直到後來他襲了秦王,所以他的稱號在他父親異人還沒有得到儲君地位前,一定不是秦氏。而等到他即位秦王後,就該稱他秦王政。後來稱帝後,則稱秦始皇帝或秦始皇,都是正式而完整的稱呼。東方如此,西方也近似;比如溫莎公爵,「溫莎」就是他的封地。 而國號是怎麼來的?其實原則上還是地名。建立政權的國號,一般都是用封建貴族最尊貴的或是最後的爵位當作政權的國號, 所以向來都是地名。也就是說,傳統的封建貴族應該是以國號為氏,這應該是原則沒錯。只是問題是到了戰國年間,平民開始地位崛起。所以本來沒有氏的平民開始混用姓氏這兩種不同的東西,後來發展成,原本的「姓」被捨棄,而「氏」則取代了原本「姓」的血緣標記功能。到了秦朝,因為實施中央集權的郡縣制,不再裂土封侯,所以合併「姓氏」轉成單純的血緣表記,而不再作為封建頭銜,所以一般人的姓氏就跟封地無關了。 我們來看看歷朝的例子:劉邦什麼時候取得「漢」的封爵呢?這就得歸功於西楚霸王項羽把劉邦封為「漢中王」之後,劉邦的最高爵位就是「漢」日後建立政權也就是用此為國號。曹操被漢獻帝封為魏王、孫家是吳郡大族、劉備自稱是漢朝宗室,所以這國號原則上也是地名。類似的,李淵稱帝的時候是唐王;趙匡胤稱帝的時候是宋王。應該都符合地名封爵的原則。 比較例外的是元明清:元朝的元是忽必烈自己高興取的、清是皇太極高興就改的。外族用實力打出來的天下,隨便取國號,你也沒辦法,人家就是打贏了你想怎樣?而明朝的明,卻也是朱元璋自己高興就取出來的,而朱元璋稱帝的時候是...

閩南語比國語更接近中原古音嗎?

一般很流行的說法是台語/閩南語其實比北京話/國語/官話更接近中原古音, 而國語是簡化的發音,不及台語優雅精緻。 以至於國語念優雅精緻的詩詞會常有韻腳不合的問題,而台語就比較沒有這個問題。 但是如果這樣的說法成立的話,那廣東話有九調,平上去各分陰陽,入聲更分陰中陽。 那是閩南語比較接近中原古音還是廣東話比較接近中原古音呢? 而北方官話的發音,比閩南語多了ㄈ、ㄩ這兩個音、 (ㄩ可是「開齊合撮」裡的撮音~) ㄐㄑㄒ跟ㄗㄘㄙ 的尖團音分別也是北方官話有、吳語粵語有;而閩南語無的發音特色。 有了這些反例,我們恐怕不能如此肯定北方官話是單純的簡化, 甚至進而論證說閩南語比較接近中原古音,恐怕都是過度粗糙的說法了。 (2007年10月20日成文 2010年3月8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