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也許日後這個網誌也要逐步轉型了。 以前可能就是把在PTT上筆戰的內容留起來,那之後可能就把一些自己有興趣的議題的文章,完整的寫出來。這樣可能會比較有系統一點。比如說貧窮議題、健保議題、廢死議題、語言跟拼音議題、全球暖化議題以及一些時事評論與近代史,這些問題以前可能都或多或少跟人筆戰過,可是多半是很具體的針對某些問題來筆戰,很少盡量完整的講清楚。也許應該試著寫寫看,看看自己對這些問題到底瞭解到什麼程度也好。 如果真的是瞭解不夠,太過膚淺的話,至少也知道自己應該加強的方向是哪裡。
現代我們回去看古代的歷史故事時,有時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古代的皇帝建立王朝時,不直接用自己的姓氏當作朝代的名稱或是國號,反而要另外選一個字來當作國號,這不是很多此一舉嗎?其實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封建制度下的姓氏與我們現代的姓氏的觀念已經不一樣了。因為這個觀念變遷才會讓過去自然合理的傳統變得很奇怪。 在周朝以前的封建時代,姓跟氏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姓是表示是同一個母系的長輩所生,是血緣的表記而不是頭銜。氏則是貴族才有氏,通常是封國的國名、封邑的地名或是官職名,屬於頭銜的一部分,會隨著身份改變而改變。比如說三家分晉的三家也是以地名為氏:趙氏姓嬴、魏氏韓氏姓姬,都是封邑在哪裡就以哪裡為氏。又比如說秦始皇雖然是姓嬴,但是出生在趙國,所以史記說他出生時是趙氏(不過我也不確定這個趙是因為出生地還是因為從他母親趙姬的趙就是了),直到後來他襲了秦王,所以他的稱號在他父親異人還沒有得到儲君地位前,一定不是秦氏。而等到他即位秦王後,就該稱他秦王政。後來稱帝後,則稱秦始皇帝或秦始皇,都是正式而完整的稱呼。東方如此,西方也近似;比如溫莎公爵,「溫莎」就是他的封地。 而國號是怎麼來的?其實原則上還是地名。建立政權的國號,一般都是用封建貴族最尊貴的或是最後的爵位當作政權的國號, 所以向來都是地名。也就是說,傳統的封建貴族應該是以國號為氏,這應該是原則沒錯。只是問題是到了戰國年間,平民開始地位崛起。所以本來沒有氏的平民開始混用姓氏這兩種不同的東西,後來發展成,原本的「姓」被捨棄,而「氏」則取代了原本「姓」的血緣標記功能。到了秦朝,因為實施中央集權的郡縣制,不再裂土封侯,所以合併「姓氏」轉成單純的血緣表記,而不再作為封建頭銜,所以一般人的姓氏就跟封地無關了。 我們來看看歷朝的例子:劉邦什麼時候取得「漢」的封爵呢?這就得歸功於西楚霸王項羽把劉邦封為「漢中王」之後,劉邦的最高爵位就是「漢」日後建立政權也就是用此為國號。曹操被漢獻帝封為魏王、孫家是吳郡大族、劉備自稱是漢朝宗室,所以這國號原則上也是地名。類似的,李淵稱帝的時候是唐王;趙匡胤稱帝的時候是宋王。應該都符合地名封爵的原則。 比較例外的是元明清:元朝的元是忽必烈自己高興取的、清是皇太極高興就改的。外族用實力打出來的天下,隨便取國號,你也沒辦法,人家就是打贏了你想怎樣?而明朝的明,卻也是朱元璋自己高興就取出來的,而朱元璋稱帝的時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