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為何政府不用外匯存底償還政府赤字呢?

有人或許會問,政府手上還有這麼高的外匯存底,為什麼還不把政府的財政赤字還清呢?

這裡我們先換個角度問:政府為什麼要還清債務呢?

理論上看,當利率都是穩定可預期的(假設是5%)時,則政府借了100元後,政府有三種選擇:

1.立刻編列預算100元現在還錢
2.明年編列預算105元明年還本息
3.每年編列預算 5元還利息

這三種選擇看似不同,但是考慮折現與收益後其實是一樣的。因為明年的105元其實就等於現在的100元;而要產生5元的利息等同於有100元的投資才會產生這個收益。所以即使第三種選擇看起來很划算,但其實政府仍然是如同前兩點一樣少了現在的100元水準的可自由支配額度,只是現在增加了100元水準的現金。
所以當利率穩定時,無論是有編列預算還清還是沒有還,僅只是編預算還利息,其實是沒有任何理論上的差別。

不過現實生活中,利率是不穩定的:當經濟景氣時,利率也水漲船高;經濟不佳時,利率隨之降低。
所以對政府而言,
當利率低、景氣差的時候,政府應該要多借錢、增加政府支出、促進投資;
當利率高、景氣好的時候,政府才多還錢、減少政府支出、改善財政赤字、打擊通膨。
以個人的角度來說也類似這種狀況,
當貸款的利率低的時候,大家比較不急著還錢、甚至會多借錢來買股票買房地產;
但是當貸款銀行跟你說要升息的話,大家就比較會先考慮早點還錢。
所以當台灣現在還是屬於低利率的狀況下,其實政府沒有什麼還款或改善赤字的急迫壓力,反而有擔心景氣惡化的考量。

而外匯存底是政府手上有的貨幣準備,當然不是以新台幣的形式持有,要拿來直接還政府以新台幣計價的公債,這當然就不可能。要間接還當然也可以啦,可是在轉換成新台幣的過程裡,就會影響新台幣的匯率。這樣影響新台幣幣值穩定對央行來講可說是大忌之一。畢竟對央行而言,穩定幣值任務絕對優先於改善國家財政。

所以即使政府要還款,不會也不應該先拿外匯存底而應該是拿歲入來還錢。如果歲入的稅收不夠,也是先賣掉國有資產 例如土地、廳舍、國營事業。直到國家財政惡化到稅收、國有資產都無法支應惡化的財政赤字時,才會破壞幣值、通貨膨脹來解決赤字問題。到這種地步的國家,恐怕金融秩序就可以說是危在旦夕了。所以政府不立刻用外匯存底償還政府赤字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2010年5月14日修改)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最多書的圖書館?

台灣哪間圖書館的館藏最多?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是其實要先考慮我們如何定義館藏的問題:比如說圖書館的書會有複本,那多本同樣的書是算一項還是多本呢?館藏還有非書資料比如光碟錄音帶等等,我們是一起算項還是就略去不算?很多圖書館還有設立分館,那分館的館藏全部都可以算入全館的館藏嗎? 所以如果要問說那間圖書館的館藏資料最多,每本複本都算一本,也包含所有分館館藏的話,那台北市圖43間分館一共有有超過七百七十萬本以上的書,總共八百三十萬的館藏資料,這就很有機會成為台灣最多書圖書館。(統計至2019年8月  https://tpml.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2E864DF7B9B80664&s=E5820292777497A9 ) 但是北市圖同一本中文書常會進10本以上,好讓大部分行政區都會有一本。也就是說如果換成幾「項」館藏(同一本書無論幾冊僅計一項),那北市圖可能還不到百萬,而在台灣幾個較大的大學圖書館都有百萬以上的館藏。這也就是說,其實北市圖的藏書雖多,但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最多」。 而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後,館藏增加的速度也很快,到2019年8月其館藏已經達到730萬本以上,若保持此增加館藏的速度,則此排名也有可能在近期異動。 相對的,如果我們考慮將重複的書籍扣除,則國圖館藏四百五十萬,之中有三百六十萬的中文書,幾乎沒進複本。這應該就是國內中文書、實體書最多種的圖書館。(統計至2019年8月 國家圖書館  https://www.ncl.edu.tw/informationlist_250.html ) 而台大圖書館約有八百一十萬件的館藏,這也是把醫圖、法圖、研圖、物圖、化圖 各分館的館藏合在一起算的。其中有188萬本的中日韓書籍、241萬本西文書、380萬的電子書及57萬的非書資料。雖然中文書或實體書的數量不及國圖,但龐大的電子書館藏使總體館藏量超越國圖以及北市圖,成為台灣最大的圖書館。(統計至2018年底 台大統計  https://www.ntu.edu.tw/about/statistics.html ) 然而若考慮線上電子書,則不能排除Google Books的龐大影響。若將Google Books 視為線上圖書館,則其至2010年已掃描超過兩千五百萬本書。若此...

古代人的國號跟開國君主的姓氏為什麼會不同呢?

現代我們回去看古代的歷史故事時,有時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古代的皇帝建立王朝時,不直接用自己的姓氏當作朝代的名稱或是國號,反而要另外選一個字來當作國號,這不是很多此一舉嗎?其實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封建制度下的姓氏與我們現代的姓氏的觀念已經不一樣了。因為這個觀念變遷才會讓過去自然合理的傳統變得很奇怪。 在周朝以前的封建時代,姓跟氏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姓是表示是同一個母系的長輩所生,是血緣的表記而不是頭銜。氏則是貴族才有氏,通常是封國的國名、封邑的地名或是官職名,屬於頭銜的一部分,會隨著身份改變而改變。比如說三家分晉的三家也是以地名為氏:趙氏姓嬴、魏氏韓氏姓姬,都是封邑在哪裡就以哪裡為氏。又比如說秦始皇雖然是姓嬴,但是出生在趙國,所以史記說他出生時是趙氏(不過我也不確定這個趙是因為出生地還是因為從他母親趙姬的趙就是了),直到後來他襲了秦王,所以他的稱號在他父親異人還沒有得到儲君地位前,一定不是秦氏。而等到他即位秦王後,就該稱他秦王政。後來稱帝後,則稱秦始皇帝或秦始皇,都是正式而完整的稱呼。東方如此,西方也近似;比如溫莎公爵,「溫莎」就是他的封地。 而國號是怎麼來的?其實原則上還是地名。建立政權的國號,一般都是用封建貴族最尊貴的或是最後的爵位當作政權的國號, 所以向來都是地名。也就是說,傳統的封建貴族應該是以國號為氏,這應該是原則沒錯。只是問題是到了戰國年間,平民開始地位崛起。所以本來沒有氏的平民開始混用姓氏這兩種不同的東西,後來發展成,原本的「姓」被捨棄,而「氏」則取代了原本「姓」的血緣標記功能。到了秦朝,因為實施中央集權的郡縣制,不再裂土封侯,所以合併「姓氏」轉成單純的血緣表記,而不再作為封建頭銜,所以一般人的姓氏就跟封地無關了。 我們來看看歷朝的例子:劉邦什麼時候取得「漢」的封爵呢?這就得歸功於西楚霸王項羽把劉邦封為「漢中王」之後,劉邦的最高爵位就是「漢」日後建立政權也就是用此為國號。曹操被漢獻帝封為魏王、孫家是吳郡大族、劉備自稱是漢朝宗室,所以這國號原則上也是地名。類似的,李淵稱帝的時候是唐王;趙匡胤稱帝的時候是宋王。應該都符合地名封爵的原則。 比較例外的是元明清:元朝的元是忽必烈自己高興取的、清是皇太極高興就改的。外族用實力打出來的天下,隨便取國號,你也沒辦法,人家就是打贏了你想怎樣?而明朝的明,卻也是朱元璋自己高興就取出來的,而朱元璋稱帝的時候是...

閩南語比國語更接近中原古音嗎?

一般很流行的說法是台語/閩南語其實比北京話/國語/官話更接近中原古音, 而國語是簡化的發音,不及台語優雅精緻。 以至於國語念優雅精緻的詩詞會常有韻腳不合的問題,而台語就比較沒有這個問題。 但是如果這樣的說法成立的話,那廣東話有九調,平上去各分陰陽,入聲更分陰中陽。 那是閩南語比較接近中原古音還是廣東話比較接近中原古音呢? 而北方官話的發音,比閩南語多了ㄈ、ㄩ這兩個音、 (ㄩ可是「開齊合撮」裡的撮音~) ㄐㄑㄒ跟ㄗㄘㄙ 的尖團音分別也是北方官話有、吳語粵語有;而閩南語無的發音特色。 有了這些反例,我們恐怕不能如此肯定北方官話是單純的簡化, 甚至進而論證說閩南語比較接近中原古音,恐怕都是過度粗糙的說法了。 (2007年10月20日成文 2010年3月8日修改)